《赵匡胤凭什么从一个小人物登上历史的制高点》
第43节

作者: 映雪青松翠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分兵之后,臣在淮北尚余人马八万,分驻于重镇合淝、濠泗,保境足矣。臣愿以身家性命力保淮北无忧,请太后与陛下勿再犹豫,即刻遣将往赴河中。
  刘承祐听了这话,十分欣慰,欢喜地望向太后,太后也微笑道,高王果然是擎天保驾之臣,一心为国全无私意,哀家以为应为高王加封,陛下,你意如何?
  列承祐急忙说道,母后所言甚是,高王叔应加九锡,可剑履入朝,赞拜不名。
  高行周正要推辞,太后又说道,高王得此殊荣乃实至名归,不得辞谢谦让。明日便诏告天下,以彰高王之忠义。
  顿了顿,太后又说道,高王乃国家柱石,淮北亦国之根基所在,此二者皆不容有半点闪失。高王手下大将如高怀德、武行德皆相继离去,万一淮北有事,帐下岂不乏人?史指挥使,你看这又当如何补救?
  史弘肇是追随刘知远多年的旧将,见过太多藩镇拥兵自重威胁中央的例子,而且刘知远本身便是以河东节度使的身份自太原起兵,直入汴梁而黄袍加身。因此他一贯对地方势力很是忌惮,同时把中央禁军看得很重,非常不情愿拿出去,刚才听高行周愿意分出淮北兵马,顿时十分高兴。觉得这是个削弱淮北兵力的好机会,现在太后又提出要派人去协助高行周,岂不顺便可以安插亲信以达到进一步控制淮北的目的。

  他朗声道,太后所虑极是,高王与淮北,二者俱不可有丝毫错失。
  日期:2019-04-18 14:03:15
  臣意以为可在禁军中选派大将,往助高王。

  郭威心中总觉有什么不对,他一听史弘肇说话便明其心意,只是不知太后为何会有如此安排。若是太后想亲自掌握淮北,那应该是派李业的人去呀。怎么会让史弘肇来提出人选呢?
  史弘肇接着说道,臣举荐部下刘铢,此人智勇兼备、弓马娴熟,定可助高王固保南疆。
  郭威一听是刘铢,更觉不妥,刘铢是史弘肇的亲信,派他去,等于是史弘肇一只脚踏进了淮北。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是对的,但是削弱高行周,却加强了史弘肇的力量。兵权仍然不在皇帝手中啊,太后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太后想了想,“刘铢…是禁军副都指挥使吧,前段时间先帝刚驾崩的时候,护卫内廷很是周全。既然史大人极力推荐,想来应该不错。”
  她转向一旁的皇帝,“陛下的意思呢?”
  刘承祐的心思早飞往大军克敌、午门献俘的宏大场面去了,听都没听清楚便直点头,“好,好,就依母后之见。”
  出得宫来,郭威单独送高行周回府休息,在路上,郭威对高行周说道,高王用心良苦,郭某佩服不已。
  高行周笑道,郭兄何出此言?
  郭威道,高王携怀德来京,一为相助,二者也是作人质;将手下兵力一分再分,以示无拥兵自重之意;任由京中派人入驻淮北,是自明无私也。若论为国谋忠,世间少有人能及王兄之万一。
  高行周扬扬马鞭,指向郭威,“一年不见,你老小子变得话多起来了。回去吧,明天开始有得你忙了。”
  。
  日期:2019-04-18 14:23:30
  第二天早朝时,高行周果然力主向河中用兵,并强烈推荐郭威为帅,他是两朝重臣,意见自然非同小可。刘承祐昨日受过母亲教诲,对大臣们和颜悦色,虚心问计,因此朝堂上又如往日刘知远在位时那样众议纷纭但并不箭拔弩张。
  史弘肇和杨邠乐见高行周把一部分淮北兵马交出来,而且昨夜他们密议过,为了防止李业等人乘机抢夺兵权,这次最好由郭威带兵,所以当然不会反对。皇帝遂了心愿,也不再与群臣争执。计议之后,决定由郭威领京中禁军出征。

  刘承祐道,郭卿此去,当速战速决,灭此朝食,望卿不负重任,早日凯旋,待大功告成,朕必定不吝封赏。
  郭威恭敬地叩头道,臣定当谨记陛下训诲,以解国家之忧。但李守贞乃前朝宿将,雄踞河中,又有王景崇、赵思绾等为其羽翼,声气相通,互为呼应。臣当审时度势,以策万全。还望陛下稍有耐心,假以时日,臣定会不负重托,平定西陲。
  刘承祐听了这话,有些不开心了,心想朝廷大兵一到,还不是叛将授首,土崩瓦解,你郭威怎么说出如此令人泄气的话来。
  他压下了想驳斥郭威的冲动,努力以一种和蔼的态度说道,那依卿之见,几日可平河中?
  郭威道,阵前之事,瞬息万变,谁又可料敌机先?臣唯有据实应变,稳扎稳打…。

  刘承祐忍不住了,冷笑道,古之良将可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卿亦号称善战,难道竟无此能么?
  郭威见皇帝有些不高兴了,不敢再作逆耳之言,只得保持沉默。
  日期:2019-04-18 14:43:45
  高行周从旁道,自古将在外君命亦有所不受,两军对战,形势变化万千,郭枢相沉稳持重,故有此言。臣敢以身家性命担保此行必克全功,请陛下放心。
  刘承祐道,既是高王作保,朕复有何虑,好吧,郭卿此行,需带多少人马?
  郭威答道,京中禁军本为拱卫京师、护驾帝侧之用,故臣不敢多带,但得十万人足矣。
  刘承祐惊道,河中三镇相加便有二十余万人,你只带兵十万,如何破敌。
  郭威昨夜与魏仁浦反复商议过,觉得十万人已是极限,再多带人马,京中便空虚了。因此答道,“兵贵精而不在多,臣此去当徐徐图之,各个击破。且守贞和景崇麾下多为京中禁军旧部,未必俱肯附逆。臣当乘机使间,因而用之,令其内生哗变,贼势虽众,不足惧矣。”
  刘承祐听他这一说,放下心来,笑道,卿既有成算,朕心甚慰。
  郭威见皇帝心情好了起来,忙又奏道,臣以为还有一事,亟须解决,故欲冒昧再言。
  刘承祐道,卿有何事?但言无妨。
  郭威道,逆贼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应如何处置,臣等不敢自专,伏请陛下圣裁。
  刘承祐问道,这李崇训是什么人?现在何处?
  侍卫司都指挥使史弘肇趋前跪下,奏道,李崇训原为侍卫司辖下右翊卫中郎将,自河中事发,臣已将其拘禁,现押于侍卫司大牢之中。
  日期:2019-04-18 15:04:00
  刘承祐不耐烦道,既是逆臣之子,何须再议,杀之即可。

  宰相苏逢吉忙道,陛下莫急,臣有一言,陛下听后,再作决断不迟。
  刘承祐道,苏卿又有何事?
  苏逢吉奏道,河中距汴梁远隔千里,李守贞虽反,但内里情势不明。陛下若杀其子,必坚其反志,决意与我为敌。故臣以为对李崇训还是不杀为好。
  刘承祐点点头道,苏卿所言甚是,那就还将他拘押牢中罢。
  苏逢吉进一步奏道,依臣愚见,杀之无益,拘之无用。不若放其回去,以彰我大国气度,令贼众心生畏惧、自乱阵脚。
  史弘肇闻言大惊,他本出自行伍,言行粗率,张口骂道,去你娘的,放了李崇训,龟儿子还以为咱们怕了他,什么心生畏惧自乱阵脚,全属大放狗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