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风暴之南宋烟云——长篇连载蒙、宋、金、夏跨越七十三载的风云岁月》
第36节

作者: 凌子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13 22:01:59
  第三十八章 赴约江陵
  数日之后,收拾好心情的余玠于轻舟之上,带领着少数随从自重庆府顺江而下。
  众人一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着两岸的猿声,穿越高山激流,不日间便到达江陵。到达了那个将星陨落的地方。江陵府这边,接任孟珙的贾似道,一大早便领着一干人等在长江岸边相迎。

  虽说此时二人官位大致相等,但余玠终究是前辈。作为晚辈的贾似道,其态度显得恭敬许多。
  下船之后的余玠,在贾似道的引领下,带着对故人的敬仰,去了孟珙的灵前先是恭敬的上了三炷香,而后又深情的鞠下了一躬。整个过程中,余玠没有一句言语,从始至终都是凝重的神情。
  贾似道在这个过程中倒是想对余玠说些什么。只是贾似道还未开口,便被余玠挥手制止。
  作为曾经的故人,有些话,只属于他们两个,外人不懂。而那些要对外人说的话,应该到公堂上去说。这世间最不地道的便是在别人的灵位前,流着自己的眼泪,说着给活人听的话。
  祭拜完毕,余玠和贾似道一行来到了江陵治所。宾主落座之后,也就应该谈正事儿了。
  余玠先开口道:“贾大人初到荆襄,不知对于川蜀,京湖两地的防务可曾了解。
  贾似道虽说私德不怎么样,但他很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关于京湖防务的事,他还是狠狠的找李庭芝补习了一下功课。

  只见贾似道端起杯子,稍稍抿了一口茶水言道:“京湖防务,得孟珙将军之功,整体上无太大漏洞。而关于细节方面,贾某自上任以来,也曾多方面了解。
  京湖之守,当以江陵,襄阳为重。前者可顺江东下,后者可浮汉入江。今襄,樊二城,残破不堪,不足以拒敌。孟将军生前已多次奏报朝廷,请朝廷拨响以修襄,樊二城。然终无果矣。
  江陵城,虽有孟将军首创以水网护城,然江陵仍存在兵寡之忧。本使亦当奏请朝廷增兵于此。
  京湖之地,御敌之中心,西可支援川蜀,东可驰援两淮。似道深知责任之重也。大人居长江上游,而我居京湖之中,你我共扼三峡,当为川蜀与京湖所并重。”
  听完贾似道的话,余玠对贾似道的印象开始有所改观。
  余玠觉得,这贾似道虽说对眼下的局势没发现什么新的问题和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但最起码对现有的问题也算有所重视。看来贾似道也不像江湖传言的那些不干实事。
  其实贾似道哪儿知道这些,这完全是前几日李庭芝将孟珙上奏给朝廷的遗表誊写了一份给了贾似道。要不然贾似道来这里区区几天,哪能想到这些问题。
  看着还算干点人事的贾似道,余玠又说道:“贾大人初到京湖,便已深知荆襄防务之重,实在难得。照说这京湖之地,前有孟将军经略在先,现有贾大人镇守于此,我本不必担心。只是,有些话,余某实在不得不言。”

  贾似道看着余玠欲言又止表情,言道:“余大人,你不辞劳苦而来,不就为今日你我二人能畅谈抗蒙之事吗。有什么话还请尽言吧。”
  只见余玠稍作犹豫的言道:“这防守固然重要,然贾大人切莫失进取之心啊。孟将军生前与我有约,川蜀与京湖他日务必相辅相成。待北方天下有变,而我等人心归附之时,当伺机北上。如今蒙古大汗未定,内部争斗混乱,我等切不可坐失良机啊。”
  贾似道听到余玠说的这些,心里着实有些不悦。
  “这蒙古人不来就行了,还北上什么啊北上,这些年北上的还少吗,哪一次不是灰溜溜的跑回来。”
  贾似道想归想,但他却不能在这双方会谈之际公然反对。毕竟他是孟珙举荐而来,这不能孟珙刚刚故去,他就抛弃孟珙时期和余玠的约定。
  现在的他只能满口答应。至于以后的事儿,谁又说的准呢!
  从后面发生的事来看,孟珙确实高看了贾似道。这贾似道且不说进取。就是从他接替孟珙进行本职工作开始,到他三年之后离任,襄阳和樊城基本没有添加一砖一瓦,江陵城也不曾增加一兵一卒…
  随后几天接触下来,余玠已经察觉到贾似道根本没有进取之心,但是余玠没办法。孟珙故去,这世间又哪儿来那么多如孟珙这般的人。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贾似道守住京湖防线。
  而此刻,余玠的心里正在酝酿一个收复北方重镇的计划。

  不日,余玠以川蜀事务繁多为由,辞别贾似道。之后,余阶一行,涉水江陵而去。其间激水中流,一如来时那般…
  回到川蜀的余阶,即刻全力投身于他收复失地的计划之中。在余玠的统御之下,蜀中的一切军政大事,开始围绕着进取兴元府(汉中)展开…
  汉中的战略地位从秦汉到三国,再到后来的隋唐时期,都是军事上的要地。如今蒙古占领着汉中,就犹如有一柄利剑,一直悬挂在余玠的头顶。
  蒙古方面,自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病逝之后,五年来汗位一直空缺。这些年因汗位之争,蒙古内部早已失和。两年前,那个帮助窝阔台登上大汗之位耶律楚材也因病去世。蒙古的朝政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维护,已经日渐趋于混乱。

  自余玠入蜀之后,随着山城防御体系的建成,继之而后又大兴屯田。整个川蜀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今蜀中大熟,粮草上的丰盈,又为余玠的北伐凭添一分自信。
  在余玠看来,收回汉中,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余阶开始针对夺取汉中做着自己的军事部署,一时间川蜀的兵马开始频繁的调动起来,一场北上收复汉中的战争貌似就要打响。
  然而,就在余玠誓师北伐的前一刻,川陕的边境却传来了蒙军大举南下,不日将进驻凤翔府的消息。不仅如此,伴随着这个消息而来的,还有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在蒙古诸王的推举下登上大汗之位的事实。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一盆从天而降的冷水,将余玠从上往下淋了个透心凉。倍受打击的余玠,不得不放弃北上夺取汉中的计划,开始加紧对川蜀之地的防守部署。
  落日下的重庆府,斜阳残照,将暮未暮。端坐于重庆府内的余玠,一遍又一遍的在心里安慰自己:“下一次吧!下一次我还有机会!”

  所有热血的,所有的悲壮,这些年在川蜀都有发生,但是川蜀的结局还远远没有来临。没有人知道,下一次进军汉中会是什么时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