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
第11节

作者: 渔樵故纸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送走了魏罃的公孙痤赶紧招来卫鞅,告诉他说:“做臣子的不得不先为君上着想,再为下属打算,所以我先向主公推荐你,并告诉他不用你就杀了你,我看他那样子,用你的可能性不大,你赶紧跑吧。”卫鞅听了老上司的话,淡定的笑了笑,说道:“主公如果不听你的话用我,也就不会听你的话杀我,不用担心。”
  日期:2019-03-28 09:25:18
  卫鞅从容的收拾行装,告别故友,只身来到西边的秦国,通过嬴渠梁身边的红人景监见到了他,向他描述了富国强兵的大致思路,嬴渠梁很高兴,大小国事都与他商议。

  你看,我们永远都不能抱有偏见,走后门的也有人才!这样的人才后面我们还会说到很多。
  两年以后,深入了解了秦国实际情况的卫鞅,向嬴渠梁提出了变法强国的初步方案,秦国人听到了风声以后,很不高兴,卫鞅在朝会上对嬴渠梁说: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没有必要跟普通老百姓一起谋划大事,只要让他们享受结果就好,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也不会去与众人商议。如果有人有办法使国家强大,就没有必要墨守成规。”
  成规的既得利益者代表,老世族甘龙马上反驳到:

  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并不是这样,按已经成熟的方法来治理,官员熟练,百姓才能安定啊。”
  本已得到嬴渠梁支持的卫鞅不甘示弱,马上咄咄逼人的说道: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
  “一般人当然只知道安于旧有的习俗,士人也经常被自己过往的见识所困扰。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没必要和他们讨论变法强国的大业。由有大智慧的的人制订法规,绝大部分人遵守就好;贤德的人自然因时而变,只有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
  嬴渠梁见讨论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卫鞅业已占了上风,适时的叫了一声好,并任命卫鞅为左庶长,开始拟定新法条款,着手变法事宜。

  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新法已制定完毕,摆在卫鞅面前的,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怎么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他执法的决心?这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日期:2019-03-28 09:25:51
  卫鞅命人在国都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集市的南门附近,立了一根长三丈的木杆,并承诺说,只要有人把他拿到北门,就赏给十金。国人觉得此事有些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卫鞅见状,提高赏赐到五十金,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卫鞅说到做到,当即给了他五十金的赏钱,并趁热打铁,颁布了新法。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学过的徙木立信的故事。

  新法执行了一年,栎阳城里怨声载道,恰逢太子嬴驷犯法,卫鞅于是对嬴渠梁说:“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执行,主要就是因为贵族带头违法。这股风气一定要刹一刹。”憋着一股劲要一鸣惊人的嬴渠梁,决定对卫鞅支持到底,但太子毕竟是他的亲骨肉,不可能对他直接动刑,最终决定由太子的两位老师代为受过,割了公子赢虔(嬴渠梁的哥哥)的鼻子,并在公孙贾脸上刻字,以示惩戒。从此以后秦国再也没有人敢挑战秦法的权威。十年以后

  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那些最初说新法不好的人,又跑来说新法的好处。卫鞅知道了以后说:“这些都是枉议乱法的刁民。”将这些人全部迁到了边远之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议论政令法律。
  司马光前辈在此说道: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卫鞅这历来被评价为刻薄寡恩的人,处于你死我活的战国乱世,在天下尔虞我诈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民心,又何况今日治理承平天下的当政者呢!”
  卫鞅所说的“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和“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直到今天对每一个欲成一番大业的人依然很有指导意义。而他发起的这一场石破天惊的大变革,虽已过去了两千多年,但远未结束。
  虽商鞅死于车裂,大秦亡于二世,但穷则思变的改革精神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始终徘徊在这一片土地的上空,烙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
  每当这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总有仁人义士举起改革的大旗,以各种形式的法治,将这个国家拉回正轨,过程难免艰辛,信仰却从不曾泯灭。
  日期:2019-03-28 09:26:50
  魏国可能有论宝的传统,在魏武侯西河论宝被吴起教育之后的第三十二年,他的败家儿子魏罃在与老牌影帝齐威王田因齐打猎时忍不住想秀一下自己的宝贝,于是问田因齐道:“田老弟啊,你家有什么宝贝没?”田因齐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低调谨慎的回答:“没有。”魏罃一听他的回答,得意的说:"老哥我国家这些年是变小了,但宝贝还是有一些的,比如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就有十来颗,老弟你家业这些年越搞越大,能没些宝贝?"田因齐见他如此说,心想难怪这老兄被人打的老窝都不要了,就这认识水平,实在是不怨。看在他爷爷对咱老田家有恩的份上,今天我就教教他对一个合格的王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