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下的女人》
第17节

作者: 盘棋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顾叔看了我一眼,不带任何色彩,说道:“这也是为了能成,这魂认得人,大多不愿回到人体,多喜欢在外界游荡,我待会需要将那三魂一一叫回来,要是他们其中认得这夫妻俩的气息,肯定一哄而散,那到时遭罪的还是这小儿。”
  我点点头,反正顾叔这么做肯定有他的深意,不过顿时另一个疑惑又冒出来了,“顾叔,你怎么知道这小孩子身上是丢了多少个魂的?”
  “你记住。”顾叔说道,“不说魂魄关系,单说这个时刻喜欢游离的魄,民间说人在熟睡的时候,这个不老实的魄就开始四处游荡,这就是梦,一旦魄流连忘返或者被东西惊吓,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魄不能如期返回人体,人就会发病。”
  接着顾叔又和我阐述了魄不归体的一些症状。
  一魂游走不归。表现为患者面色发白,脉细弦,时时发愣。
  二魂游走不归。表现为患者一惊一咋,胆小如鼠。男右眼窝发青,女左眼窝发青
  三魂游走不归。表现为重度休克状态,体温在持续偏高而无任何现代医学体征。
  我听过后,顾叔又让我触摸一下小儿的脸,我一开始害怕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伸出手触碰了一下小儿的脸,发觉滚烫的很,甚至烫的我都不敢把手触碰太久。
  “这也太烫了。”我不禁嘀咕道,立刻想起那三魄游走不归的样子,此刻我算是信了九成了。
  “这下信了?那就待在一边,看着就行,其实有时候这些虚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这些以后你就懂了。”顾叔说道,我也乖乖的走到一边,顾叔看起来是要有动作了。

  顾叔掀开那个倒盖着的锅,将里面一个干净的茶杯,放满小米,然后又拿起筷子刮平,还盖上一块正方形的红色手帕,倒有些像唱二人转那种,但没有什么修饰。
  接着顾叔把这盖着红布,放满小米的茶杯轻轻慢慢地,在那个熟睡小孩子头上转三圈,然后拿到一边掀开那条红布。
  顾叔还递过来给我看了看,我惊奇地发现茶杯里本来平整的米有一个地方少了许多(一个小坑)
  “这个方位就是小儿失魂的方向。”顾叔见我一副像看魔术一样的表情,说道。

  我暂时倒是难以判断七星公园在我们这儿的哪个方位,但是这玄妙的一番做法,我已经对顾叔有些钦佩了,甚至乎上升到和老头一般的高度。
  然后顾叔估摸着那对夫妻快回来了,于是便取那茶杯放在地下,拿起一只筷子,席地盘坐,右手执筷,轻轻地在那茶杯边缘敲起来,嘴里开始念叨一些东西,而目光始终盯着刚刚得出的那个方位。
  我虽然听不清顾叔念得是什么,但我知道这叫收惊文,以前在某个论坛曾经见过一个人发过帖子,但也没想过竟然真的有这种东西。
  那时候,因为那个帖子很火,所以里面揭露的而一个收惊文我记得还特别清楚,内容是“香烟通法界,拜请祖师降云来。烧钱烧化江湖海。神兵神将火急如律令。仙人为我敕白米。吾奉太上老君,神兵神将火急如律令。”
  那时我把这个权当笑话记着的,此时我确定顾叔念得和我所记得那段肯定不一样,同时也很诧异所谓的收惊文会从顾叔的口中念出。
  就算心里有很多疑惑,但我也不敢打断顾叔,也是跟着顾叔盯着那个方位,但盯着许久,直到顾叔一脸严肃,似乎遇到什么麻烦,停止了念叨,也没有发生什么。
  这时候那对夫妻已经气喘吁吁的跑上天台,那一脸焦急模样显露无疑。
  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里,至今还有一个习俗,当不懂事的孩子受到意外惊吓,例如在户外被狗其它东西惊吓了之后,大人一般会在晚上,来到孩子白天受惊吓的地方,一面喊着孩子的名字,叫他不要怕,并跟着喊:“回来吧,回来吧!”有时还烧一些纸钱,以祭天地。
  更有甚者,还会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孩子“收吓”或“收惊”,即在睡熟后的孩子的脸上,凌空画一些辟邪的符,且口中念念有词,目的也在于使魂回来。
  那对夫妻带了一打黄表纸回来,黄表纸并不是什么稀有的纸张,是由稻草等粗加工的纸,色黄,纸质极松,所以并不贵。
  顾叔从这对夫妻手中接过黄表纸,开始拿起那伞架,该是被顾叔吩咐然后被除去了伞布,只剩伞状的铁架子。
  顾叔招呼我一声,让我用浆糊赶紧把那对夫妻起来的黄表纸在铁架子上糊起来,这时候顾叔的表情已经远没有一开始那么轻松,而是双眉紧锁,从兜里掏了一把毛笔,又从身上摸出几张不同颜色的符纸,直接趴在地上就开始写起来。

  我也不敢多看了,专心把黄表纸贴在伞架上,浆糊沾了一手,听着简单,实际上真是不容易,顾叔又叮嘱一定一要用浆糊,可是浆糊粘合又需要一小会,这有的刚沾上去,立刻又掉出来,有的时候浆糊用多了,那纸还穿孔了,顾叔见着这,也是让我立马揭下来,重新沾一张。
  所以折腾了得是二十来分钟,伞架上才被我用黄表纸盖的严严实实。
  我把这东西拿给顾叔,问道:“顾叔,这东西要拿来做什么?”
  顾叔也不知道是太专心,还是没空搭理我,没回答,而是把刚刚写的五张符纸开始小心翼翼的粘在伞架的五个位置上,待弄完,顾叔才说道:“这也算简制的‘引魂幡’了”
  我此时瞅这玩意儿,实在称不上美观,倒是惊奇的发现,顾叔就写那紫蓝黄绿白五张符纸,这时候竟然显得有些气喘了,而且额头的汗水还渗出不少。
  这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上了来,原来那对夫妻不知道什么时候下楼了,此时担着一个纸扎的“彩亭”,半个人高的模样,一人担一边,抬了上来,不用说,这玩意儿也是顾叔吩咐他们做的。
  这可够折腾的,我愣是不知道这纸扎的“彩亭”有什么用处。
  顾叔让那对夫妻将“彩亭”搁在一边,接着秉烛焚香以后,一手拿着不知道哪来的黄铜铃铛,一手执引魂幡,口中高声念着招魂之词。我这次真不知道顾叔念得是什么东西了,氤氤氲氲的,那声音却凄厉悠长,富有一种悲怆的情味。
  那对夫妻听到顾叔这般念语,可能真的担心自己的儿子,估计是痛苦到了极点点,一下子崩溃,大声哀嚎起来,尤其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哭地竭斯底里。
  我正疑惑这不会吓走小孩的魂么,后来才知道,这哭嚎的越大声,越能掩盖身上的气息,魂是没有耳朵的,能感觉,这声波能对魂的感应有干扰。
  顾叔开始缓缓旋转起引魂幡,要是我在电视里看见这情景着实会偷笑起来,但此时我却一丁点都笑不出来,因为那引魂幡越转越快。
  周围突然开始起风,原本平静如初的氛围,开始变得不平静。
  稍一会,那风已经开始灌眼睛了,虽然不至于睁不开眼,但也有些扎眼睛了,而且那风仿佛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的模样,无论我面对哪个方向,脸都被风直面扑来。
  眼睛根本没法瞪久,张开几秒就觉着眼干涩的很,我赶紧卯到那天台干枯的储水池里面,南方基本都有,才感觉好了些,然后用衣领盖住嘴巴,露出个小脑袋看顾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