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38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徽宗看了诸多的历史资料,吓出一身冷汗。这就是权力斗争,永远都是残酷的。
  宋太祖看上了娇小玲珑天姿国色的后蜀主的花蕊夫人,7日后,已经归顺的后蜀主孟昶莫名其妙地死了,宋太祖乘机把美人接受。

  这个美人身后无子,特喜欢帅哥德昭,建议太祖立他为太子,将来传给他位子。太宗听说后大怒,乘狩猎时机,一箭射死了她。

日期:2009-03-09 12:57:37

  太祖死前圣体康健,心情也很好,死得实在太突然。
  喝一顿酒就挂了?难道是酒精中毒?古代的酒都是低度的,而且太祖海量,生前多次酗酒暴饮,也没看见他有什么不爽。如此暴卒,应该是心肌梗塞之类的急性病,但太祖身体不像有此疾病的。
  难道是他酣睡时候,被人捂住鼻孔,窒息而死?
  晋王如果乘太祖醉卧而谋杀,那很容易,而且没有他人在场。遗体如“汤沐”,更像是刚用水洗去血迹。是被斧子劈的,还是中毒发作后七窍流血而死?
  太祖死后,皇后本来让王继恩去叫德芳,王区区一个太监,凭什么自做主张,违背皇后懿旨,转去通知晋王?
  喝酒时候为什么要屏退左右?
  宦官头目王继恩到达开封府时候,为什么会艺医术的晋王心腹在那里?
  赵光义三更喝酒回来,五鼓时候还在看书,他为什么一夜不睡,似乎在等待什么?

  金匮《约誓书》,更是荒谬。在查遍《太祖起居注》和本朝最早的国史之后,谁也未发现杜老太后有什么此书的内容据说是太后吩咐太祖,说他之所以得天下不是靠祖宗的积德,而是因周世宗让七岁的小儿子主天下。让他在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晋王赵光义,说让年长的人继位是社稷之福。但此誓书的疑问甚多,无人能自圆其说。自古以来,从来未见过皇帝健在而由太后为将来继位的事而写遗诏,何况杜太后死时60岁,当时太祖39岁,光义(太宗)27岁,太祖的儿子德昭10岁,德芳也已懂事。太祖身体一直强健,屡次出兵亲征,太后为何能预见儿子短命?太祖后来暴死,德昭也已21岁了,不会再出现小皇帝主天下的悲剧。如果太祖长寿,那么光义也已老朽,号称很有远见的杜太后为何不希望已是成人的孙子继位,而要让位于老朽?

  再说既有太后遗诏,太宗接位就有了合法根据,即使赵普当时忘记了这件大事,但开宝皇后应该知道,保管这神圣遗诏的内侍也知道。请出遗诏,让丞相宣读,接位就合理合法。沈谋英断的太宗就不必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去毒杀许多开国功臣和王朝的栋梁,不必先后逼死了侄儿德昭、德芳,逼死了同母弟赵廷美。
  赵普是宋朝开国功臣,又以《论语》辅助太祖治天下。后因贪暴专权,接受贿赂,私贩木料,开旅店营利,被翰林学士卢多逊告发,太祖罢了他的丞相之职,让他出任河阳节度使。太宗即位后才重新入汴京,仍郁郁不得志。按理说,他既自称受杜太后遗命写《约誓书》,那么在太祖驾崩时就应该呈奏这件关连王朝命运的大事,而且不得志的人正可借此立功。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缄口不言,一直等到六年之后有人诬告秦王赵廷美时,这位前“顾命大臣”才突然想起非常重要的《约誓书》。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太宗看到赵普的奏章,真是喜从天降,随即恢复了他的丞相职务。丞相复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制造了冤狱,逼死了赵廷美,使太宗从此不再为“传位给同母弟”而担忧;又将卢多逊株连进去,使这个政敌贬死于海南岛崖州。

  继位是不合法的,如果合法,同大臣们以及家人们商量后再登基也不晚。太宗急不可耐地即位,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擅长天文学的马韶,为何能在太祖驾崩之前三四个时辰,就能预测到晋王次日就要登基?他向老友程德玄“泄露天机”,是不是知道这位晋王的心腹也参与密谋?程德玄为何与王继恩一起劝驾,怕晚了皇位将为他人所有?
  当年太祖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主要靠义社十兄弟,这些结义弟兄当时还活着的有大名府镇守李继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殿前都指挥使杨信。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都先后“暴卒”,宫中传说是王继恩在赐酒中做了手脚。如果是合理继承,为什么害怕太祖的亲信心中不服?

日期:2009-03-10 10:15:44

  皇帝是聪敏的,他根据这些蛛丝马迹推断,线索逐渐明了,太祖疑案慢慢地在脑子里清晰起来。
  太祖有意要迁都,但太宗反对,而且他敏锐感觉到圣上对他疏远了,属意德芳。于是从洛阳回来后,光义就积极策划。
  那晚太祖召见,他乘机携带早就准备好的毒药,对饮时候,乘太祖不注意,悄悄将药下到太祖酒里,然后乘药力还没发作时候,辞别。回到开封府后,晋王立即召精通医术的爪牙程德玄来府第等候如果宋太祖不死,那就以医治名义再次下手。
  这才是真相。远不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那么简单。

日期:2009-03-10 11:39:46

  这就是政治,这就是权力,来不得半点温良恭俭让,这不是绣花也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杨戬送来了皇城司关于蔡王狂癫病情的密报。说王爷病情日益严重,狂悖的言论更多:谩骂皇上篡位,任用奸臣,还和崇恩太后有一腿,等等。
  最后一句把皇上激怒!即使真有,你也别说出来啊。你情我愿,你和她私通寡人也没意见啊。你这样宣扬,多伤害领导形象啊。
  他怒不可遏,对杨戬说:“星变告诫,太白跟太阳争光,蔡王一直想自立为王,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杨戬心领神会,做奴才的,对主子的言外音必须听的明白,才能得到宠爱。

  当天深夜,蔡王“病薨”。
  皇上闻耗极为“震惊”和“悲痛”,改封蔡王为楚王,赠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这些职位荣誉寡人有的是,尽管赏赐。
  如果说,皇上过去对蔡王有一种内疚感,那么在弄清斧声烛影之谜底后,就感觉理直气壮。他觉得当年的汉王元佐实在太傻,不愿继承现成的皇位,太宗的长子汉王元佐屡次申诉廷美的冤情,请求父亲赦免叔父。白痴,冤枉不冤枉,难道太宗不知道吗?
  父亲这样做,不就是为了你将来能继承皇位?元佐却说:,儿臣愿为平民,也不愿登上那个沾满亲人鲜血的宝座!
  杀人成性的赵光义极为震怒,拔剑而起。而元佐却引颈就戮,说死了更好受一些。幸亏他是太宗的爱子,太宗怎么也下不了那个狠心。否则一百个元佐也要到阎王那里报道。

  廷美死后,元佐抑郁于怀,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很快得了狂癫病,总说宫内不安全,有人要谋害他,以至夜间纵火烧宫殿,说愿与宫城一齐化为灰烬。 疯子。傻子。
  历史的、现实的教训,使赵佶感到思想成熟了,他继承王位是天命攸归,就该着寡人来做。朕要成为一代英主,以求天下之大治。
  星变使宋朝减少一个巨奸,尽管是短时间的。但也出现负面作用,最高领导人赵佶强化了及时行乐,尽享人间的尊荣富贵的心理。

日期:2009-03-11 13:16:00

  29.强劲枕头风
  皇帝驱逐蔡京态度坚决,但不到一年,他又改变了主意。
  原来蔡京像水浒中的宋江一样,走二奶路线。宋江找的李师师美女,蔡京托的是郑红梅贵妃。
  宋代后妃制大致上与隋唐相同,好色如命的小赵略有增添----
  皇后之下有四妃位: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妃位之下有十六嫔位:贵仪、贵容,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昭仪、昭容,修仪、修容、修嫒,充仪、充容、充嫒。嫔位之下有五妇位:婕妤、才人、贵人、美人、夫人。
  以下为宫女、御女、采女等。
  各个等位人数可多可少,总计此时后宫约有八千人。
  你看,即使你长的美丽,进了宫殿,但要想得到皇帝宠幸,前途依然渺茫。
  在前后三年中,郑红梅由才人越次加封为贤妃,王芙蓉由才人越次加封为修容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