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传奇》
第41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27 11:09:36

  【第十八章 初露峥嵘】
  次日,李渊在武德殿议事。李世民奏请李孝恭为抚慰大使,领三万兵马前往山南招慰;又自请率军迎战薛仁杲。李渊晋阳起兵以来,大小战事,皆听从李世民的意见,这次也不例外,当即准奏。
  李孝恭引军走后,李世民当即点将,让李靖、房玄龄、侯君集等跟随,率三万大军出了长安,挥师扶风。
  其时扶风郡被围得水泄不通。李世民大军一到,在十里外扎营,请众将入帐商议。
  侯君集请战。李世民犹豫不决,向李靖问计。
  李靖道:“秦公,薛仁杲之军骁勇,人多势众,不可力战。薛仁杲所带兵马,善于马战,而我军马步兵参杂,若与之相拼,无论人数、马匹皆不敌,不如静观其变,再寻破敌之策。”
  侯君集急道:“靖公,打仗凭的是勇气!秦公率正义之师,人马虽不及敌军,但能以一当十;薛仁杲兵马虽多,不过是乌合之众,岂能与王师抗衡?”
  李靖正要说话,房玄龄道:“君集,你说自己是正义之师,人家薛仁杲也称自己是正义之师;你说勇猛,这些西凉兵马以勇猛著称,当年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不可不慎啊。”
日期:2012-03-27 11:12:57

  侯君集不服气道:“你们尽会讲道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靖公、玄龄说得有理,君集勇气亦可嘉。咱们打仗,只看结果,不问过程,所以还是小心为上。”于是令众将坚守不出。
  埋锅造饭之后,李靖请李世民、侯君集等率小队人马登上扶风城东土山,见薛仁杲兵马黑压压地围在城外。李靖扬鞭直指薛仁杲大营:“秦公请看,薛仁杲军旗不整,足见治军不严,兵马虽多,但在这寒冷天气,久战不下,军中自然缺粮。因此,薛仁杲见我军不动,定会乘夜前来劫营,以取军资。”
  侯君集道:“靖公的意思,是我们先在营中设伏,再一举擒之?”
  李靖摇摇头:“我军兵马不及敌军,如果仅仅是设伏,薛仁杲有恃无恐,力压我军,亦难取胜。”
  李世民回望唐军营寨,叹道:“我军在平地扎营,虽左右依山,易于退军,但正如靖公所言,兵力仍然悬殊,取胜实难。”
  李靖沉吟半晌,对李世民说:“秦公,我有一法,可破敌军。”
日期:2012-03-27 11:14:46

  李世民眼神一亮,道:“靖公,快快说来,我好早做安排。”

  李靖道:“我等窥伺敌营,薛仁杲也会派探子前来察看我军虚实。薛仁杲远道而来,粮草转运不济,首先想到的即是强攻我军,抢夺粮草。秦王可令军士,佯作运粮入营,引薛仁杲前来袭营。”
  侯君集道:“办法好是好,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一来敌方探子见到我军粮车轻浮,车辙不深,自然会认定使诈;二来我军人少,若来攻击,仍是不敌。”
  李靖笑道:“君集能想得如此周全,当真难得!我军后方有河流,现在正是隆冬时季,河流结冰,可令军士沿河凿冰,装入粮袋,远观形如粮草,车辙亦如往常,敌军探子岂能相疑?”
  “装运冰块干什么?”侯君集听李靖夸赞自己,心头高兴,但也一时没想明白。
  “这冰块,是克敌之利器啊!”李世民一拍掌,高兴地说,“此等奇谋,也只有靖公想得出。”
  侯君集还是没明白。李世民说:“君集请看,咱们的营寨地势平整,敌军善于铁骑突袭,若按靖公之法,我们将大量的冰块运回营中,用火将冰烧化,倒在地上。这奇寒天气,冰水很快就结成了新的冰层。等天黑之后,敌军前来劫营,那冲进营门的马蹄踩在平滑的冰面上,断难立足,我军再以弓弩猛射,敌军焉能不败!”
日期:2012-03-27 12:12:46

  整座大营静悄悄的,只有一些燃着的灯火。薛仁杲一马当先,冲进营门,但觉奇寒刺面,战马在狂奔中滑了一下,险些摔倒。薛仁杲骁勇善战,见事不妙,大喝一声“撤退!”死死勒住战马。但为时已晚,后面两万骑兵冲势不减。一时间,但听扑通扑通之声响起,冲进营门的战马踩在厚厚的冰上,滑倒了一半,另一半东倒西歪,嘶吼声冲破层层雪幕。

  突然间,羽箭从四面射来。由于大雪如幕,不能视物,薛军无力抵挡,顿时成了箭靶,惨叫声震荡山野。而暗中射出的箭,似乎源源不尽。不多时,薛仁杲所率两万精骑只剩三成尚在马上。
  薛仁杲方知中计,一拉马缰,由兵士护着回返。由于是重骑兵,如在白天冲阵,自有优势;然而在这雪夜之中,兵惊马乱,互相践踏,死者无数。待薛仁杲奔出营门,仅剩一千余骑跟随。
日期:2012-03-27 12:14:41

  李世民、李靖分兵从两侧冲出,一路追杀。薛仁杲无法回到老营,一路向西逃去。李世民率军直追到天明,到达了离薛举老巢不远的垅坻。薛举闻报,大惊失色,问臣下:“古来有天子投降的吗?”众议纷纷。这时薛仁杲引五百随骑归来,劝说父亲道:“孩儿虽败,但败在敌方奇谋,非我军不敌。父皇不必担忧,待孩儿收拾军马,誓灭唐军!”于是薛举再不提投诚之事。
  李世民率军追至垅坻,李靖劝道:“秦公,有道是‘穷寇莫追’。此次取胜,胜在天时地利。薛仁杲十万大军溃散,但并未歼灭,只要薛家父子再行出兵,又会聚在一起。况薛举尚有大军二十万,若我们孤军深入,必被围困。此战已震慑敌胆,不如见好就收。倘若长安有变,我军不能回师,得不偿失!”
  李世民从其言,将缴获马匹财物尽数携带,率军回长安。
日期:2012-03-27 12:15:14

  李渊闻听李世民得胜归来,大喜过望,在武德殿召集文武重臣议事。其时,先前被贬嫡到河池的萧瑀因家小在长安,赶紧投了李渊。李渊因其曾为杨广重臣,为收买人心,封萧瑀为礼部尚书、宋国公。
  萧瑀在杨广被围马邑时,见皇帝不听自己的劝告,对群臣不予封赏,却对李靖连升三级,心头很不舒服。这次见李世民带着李靖得胜归来,就上奏李渊说:“唐王明鉴,此次我军解扶风之围,全仗秦公用兵得法,一举击败反贼薛仁杲。然而,当秦公乘胜追击至垅坻时,李靖却畏惧不前,使灭掉薛举父子的大好时机白白送掉,请唐王治李靖慢军之罪。”
  李渊看了一眼站在后排的李靖,正欲开言,却见世子李建成出班奏道:“父王,李靖虽然自恃精通兵法,偶有独断,但此次二弟击败薛仁杲,给薛举一次教训,全仗李靖之谋。儿臣以为,当此用人之际,除非犯了大过,否则不宜惩处,请父王三思。”
  李世民大感奇怪。本来,他是要在李渊开言后再据理力争,不料一向看不起李靖的大哥却站出来为他求情,真是奇也怪哉。
日期:2012-03-27 12:16:11

  李渊想了想,道:“功是功,过是过。然而李靖此次功大于过,本王就不追究了。”
  萧瑀扭头看了世子一眼,心情郁郁。李渊怕他多心,就说:“宋国公,你是前朝老臣,气度恢宏。李靖虽有小过,但现今天下大乱,还得需要他这样会带兵打仗的人出力啊。我看,以后这用兵方面的事,还是主要由建成和世民承担吧。现在关中饥荒,时有百姓饿死,文臣们还得多想想办法,安抚百姓为要。”
  这席话是告诫文臣们,不要管用兵的事,应该好好想些办法治理据有之地,争取民心。
  于是文官武将们就散了。

  李元吉跟着李建成到了世子府,进门就说:“大哥,今儿个你是怎么啦?明明有一个整李靖的机会,你却替他求情!”
  “四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建成往虎皮椅上一躺,马上就有美女过来给他捶背。“你可知道,萧瑀今天说那番话,有何原因?”
  “听说萧瑀与李靖看不对眼。”李元吉道,“太上皇在马邑被围时,只对李靖加官,毫不采纳萧老夫子的意见,他当然恼火了。”
  “错了。”李建成伸了个懒腰,“是我叫他这么干的。”
日期:2012-03-27 12:18:36

  “你?”李元吉瞪大眼睛,“大哥,你让萧瑀弹劾李靖,自己却出来替他求情,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四弟啊,你说说,在咱们唐军之中,比李靖更能打的将军还有没有?”李建成问。

  “只怕……只怕没有。”李元吉想了想说,“二哥也能打,但二哥靠的是勇气和运气,要论真的知兵,恐怕没有人比得上李靖。”
  “这就是了嘛。”李建成打了个哈欠,“父王登位,是早晚的事。但眼下看二郎这架式,处处争先,摆明了是要威胁咱们。生在帝王家,只有成败,没有兄弟。要是将来二郎逼我,你是帮我,还是帮二郎?”
  “大哥,你看你说的!”李元吉赶紧道,“咱俩从小就要好,我怎么可能帮二哥?”
  “相信你。”李建成道,“所以,咱们想法儿把李靖拉到咱这边来。他跟着二郎的时间越长,二郎的功绩就越大,咱们就越被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