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传奇》
第42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那天咱们在大街上见了李靖,大哥可是没给他好脸色看啊。”李元吉不解。

日期:2012-03-27 12:20:41

  “老四,你还年轻。”李建成哼了一声,“像李靖这种人,要软硬兼施,他才会听你的,光捧着他不行,当然,总是欺侮他也不行。唉呀,我困得要命了,麻烦老四到李靖府上,将他请来,要客气一些。”说着,身体随着美女的按摩微微晃动,闭上了眼睛。
  李元吉心头骂了一声:死样,你当老子是你下人啊!但他表面上还是装着很乐意的样子,去请李靖了。
  李靖对今天萧瑀的弹劾倒没有在意,但李建成出面为自己开脱,多少有些意外。回到府中,叫来虎京,道:“你这段时间习武学文,进境如何?”
  虎京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大人,你是知道的,我也想上战场,你就是不带我去!”
  “现在还不是时候,有你建功立业的机会。”李靖道,“不仅是你,还有与你同样重情重义的热血汉子。”于是,将张宝相、司马冲腾等人的事讲了。
  虎京听得热血沸腾。半晌才说:“男儿生于天地之间,不做点大事,枉活一世!大人,虎京听你的便是。”

  正说话间,家丁来报,齐公李元吉来访。
日期:2012-03-27 12:22:08

  李靖猜到了八九分,便整衣出迎。只见李元吉一身貂裘,打扮得像个长安贵妇,倚马府门,老远就向李靖打招呼。
  李靖请他进府,李元吉摇摇头道:“李将军,就不打扰了。元吉奉世子之命,特来请将军过府,有事相议。”
  李靖不敢怠慢,于是叫虎京牵来马,跟着李元吉去了世子府。

  待李靖到府,李建成一身素衣打扮,身旁只有仆从端茶。李元吉暗叹兄长一日千面。
  李靖进了厅中,行礼道:“李靖参见世子。”
  “李将军,不必客气。”李建成起身让座,“前些日子,建成路遇将军,多有鲁莽,还望将军不要记在心上。”
  “哪里,世子谨守礼法,李靖本来就无官无职,未建寸功,就连这‘将军’称呼,都不太合适。”李靖深知李建成心狠手辣,不像在李世民面前那样轻松。
  “李将军就不必自谦了。”李建成笑道,“那些有着将军之名却无将军之实的人,多了去了。况且当年马邑一战,将军名动朝野。我看,你将来不仅是将军,而且还会是大将军。”

  李靖一惊,赶忙道:“但能为朝廷出力,李靖当一小卒,亦可上阵杀敌。”
日期:2012-03-27 12:23:23

  “那就太大材小用了。”李建成道,“其实,你以前是马邑丞,也是一方大员,只是父王对你有些成见,只要我择机向父王禀明,还是会重用你的。再说,我领兵打仗,还须你大力扶佐,才能无往不胜。”
  李靖心头雪亮。李建成这话中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只要你跟着我,不愁没有前程。

  但李靖为人,最恨见风使舵。他遍观史书,深恶朋党之争,只想为国家出力。但目下李建成有意收罗,倘若直接回拒,料想会遭到忌恨,于是说道:“多谢世子!不是李靖无意官场,而且最近身体不适,加之故里祖坟被盗贼损毁,想携妻小回乡修缮。待家事办妥,身体复原,再为唐王效力。”
  李建成心想,你这老家伙是软硬不吃,找借口回乡,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但他转念一想,你不助我,也不能助二郎,回家也好,等将来父亲登位,我当上皇太子,看你还敢不敢抗命?
  于是笑道:“李将军毕竟上了点年纪,这天寒地冻的,你还得注意身体。修坟是大事,阴世师这逆贼把我们家的坟扒了,让我们这些子孙心寒。正好,我一并奏明父王,准你回乡修坟,也请父王派人把我们祖上的坟修好。”
  李靖连声道谢,就告辞回家了。
日期:2012-03-27 12:43:41

  李靖回到府中,与夫人计议。张夫人道:“夫君此举,一来成全孝道,二来避免麻烦,妾身愿同你回乡修坟。但是,秦公待你甚好,你还是去跟他告个假,以免误会。”
  于是李靖将回乡修坟的事说了。李世民表示赞同,并向李渊禀明。李渊说建成已经报过了,李靖这是行孝,就放他回乡吧。

  三日后,李靖简单收拾行囊,然后带着张出尘、二子一女以及虎京,出了长安,向三原行去。至于阴月漓,李世民已派人下过聘礼,不日成亲,不宜随李靖回乡。
  回到三原,留在家中的三弟李客师整日到山野打猎,四弟李正明却是整日闭门读书,或常出外游学。李靖与隐居乡间的大哥李药王主持修坟,完工后,每日饮酒长谈,倒也清闲。
  李家在当地也算名门旺族。李靖的祖父李崇义,曾任后魏殷州刺史,封永康县公;父亲李诠,曾任隋朝赵郡太守。但李家的房舍并不奢华,只有四个院落。李靖由于长期不在家住,这次回来就住在李客师的偏房内。李药王和李正明均有独立的院子。
日期:2012-03-27 12:45:06

  这四兄弟平时离多聚少。李药王被贬之后,心灰意懒,不愿再谈论兵事。倒是三弟李客师,刚过三十,年轻气盛,箭术精奇,常于山间行猎,空中飞鸟,往往应弦而落。然而自父亲李诠死后,家中需要人照料老母。李客师虽有取功名之心,但向来孝顺,就留在家中,不然早就投军去了。
  虽然天下处于战乱之中,但在三原的李靖一家,这个春节过得最是快乐宁和。
  转眼到了二月。这一日,李正明出外游学去了。兄弟三人吃罢夜饭,家眷都回房歇息了,于是换了碗箸,继续对谈。李药王吃茶,李靖喝白水,李客师饮酒。兄弟三人,一个淡泊,一个沉厚,一个刚烈。
  李靖道:“大哥,你真的准备终老山林吗?现在换了新皇,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是沙场老将,可再建新功啊。”

  李药王淡淡地道:“王侯将相,不见得能够终老山林。我身体大不如前,就不掺和这些权谋之事了。二弟,你胸中所学,胜我十倍,有你代我们老李家出马足矣。”
  李客师道:“二位兄长,你们都在战场立过功,我呢,整天就是打猎行乐,没什么鸟劲。你们都当过官,我是一介平民,想去立功也没机会啊。”
日期:2012-03-27 12:49:40

  “怎么没机会?”李药王微笑道:“三弟不要着急,我看机会很快就会到来。”
  “请大哥说得详细些。”李客师道,“我看,连二哥都回家来了,恐怕没机会了。”
  “长安离这里才几步路?”李药王道,“我看,过不了几天,就会有人来找你二哥。”
  李靖道:“看来,大哥是闲居家中而知天下事啊。”

  “多少晓得一些。”李药王道,“唐王封李建成为左元帅,李世民为右元帅,恐怕很快就要起兵了。当下,中原之地,群雄逐鹿,王世充据东都,兵强马壮,李密虽有谋,但不敌。自古长安、洛阳,互为唇齿,我看唐王必攻洛阳,所以药师有用武之地了。”
  李靖点点头,问:“依大哥之见,中原之争,将会有何结果?”
  “当今国运衰微,要想重振朝纲,必先安定中原。”李药王道,“然而,安定中原,只是根基,尚不足以大治天下。岭南、江南之地,是天下粮仓,若不平复,国家无法筹备足够的粮饷,抗击突厥。”
  “大哥为何说抗击突厥?”李客师插嘴,“突厥资助唐公起兵,如果效仿旧制,与其和亲,北边不就安定了吗?”

日期:2012-03-27 12:51:35

  “三弟,你根本不了解突厥人。和亲只是下策,只要突厥人在,中原就不会平静。”李药王长叹一声,似乎在回忆当年,他任大将军时与突厥人血战的情境。“中国最大的强敌,是突厥人。现在的这些反王,与突厥比起来,就如同萤虫比之繁星。杨广不施仁政,百姓受苦,很多中原人避乱逃入突厥,突厥已是史上最强时期,东自契丹、室韦,西达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突厥遥领万里疆土,兵马过百万,加之刀快马疾,若长驱直入,中国危矣!”

  李靖暗暗点头。看来曾为大将军的兄长,深谙突厥人用兵之道,于是求教道:“若是对突厥用兵,该当如何?”
  “对突厥用兵?”李药王摇摇头,“二十年内,不可能对突厥用兵,最多是只防守。二弟,我知道你胸中有万千气象,但一转眼,你也快五十岁了,此生恐怕不能对突厥用兵了。当然,平定南方还是有可能的。”
  李靖心中一阵黯然。岁月不饶人。一名真正的将军,最遗憾的事就是壮志难酬。
  “万事皆有可能!”一个雄浑的声音在屋外响起,把兄弟三人吓了一跳。
  李客师转身推开门,就见寒风里,一位素装的年轻人,如松竹般挺立。

  正是秦公李世民。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