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先秦九子之儒家“老二”》
第58节

作者: 峨眉山浪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22 16:15:05

  万章恳切言道:“天歌兄弟,且耐心听鄙人解开这圣人之说。人之性也,善与恶互相混淆。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而修其圣,则为圣人。孔子曰:‘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同样的道理,我欲圣,斯至圣矣。行仁为善完全是人的自觉行为。孔子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何以相近,习何以相远?人天生就具有为仁向善的倾向,你今日之所以行凶作恶,是迷失了本心,就像那迷途的羔羊,找不到回家的路。”

  众贼被万章这通大道理说的,一个个呆若草鸡似的在那站桩。
  见万章略停,一贼连忙道:“请书生别停嘴,继续道来。”
  万章问:“天歌及诸位兄弟,鄙人问你们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问题:你们可都是父母所生的么?”
  见众贼都点头认可,万章说:“这就对了。你们想啊,谁不是父母所生?谁的父母不希望自己有个善良的好儿子?你们今日成为社会公害,家中老父老母必然十分难过,都指着你们重新做人,好为他们养老送终。也许你们觉得为时已晚,错!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你们这就改了吧,如果现在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只要改过,何必担心虚度此生呢?把握好今天,关键在于行动……”
  万章正说的入港,不料那贼首臧天歌“吭吭”哭将起来,泣不成声道:“书生,我叫你大哥了。你说得实在太感人了!求你别再说了,你走吧,我们弟兄再不为难你。”
  说罢,回头看一眼他那起弟兄。

  众贼纷纷奉和,表示赞同。
  这万章意犹未尽,觉得还没说够呢,但人家已恭恭敬敬为他让路了,也不便恋栈不去呀。于是,他只好带着些不舍,从众贼崇拜的眼神中穿过,嘴里还不忘劝那贼首臧天歌道:“别哭,别哭。改了就好,改了就好。”
  走不到十步,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大吼:“大哥,你身上带的钱够花不?要不从我这儿拿些去,先用着。”
日期:2012-06-24 15:40:50

  万章在路上一连走了半月,看看已入邹国境内。

  这万章约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但他少年老成,一心向学,早年就开始专心研究儒家经书和古籍,是个有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学而不厌的求知精神的青年学子。他知识渊博,态度谦冲,寒来暑往十数载,以永不言倦的生命热度执著地探究儒学精髓。
  近些年来他走遍诸侯各国,只为寻访真正的鸿学大儒,一来为验证以往所学之真伪深浅,二来也想得以入其门下深造,以开拓学业,只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得遇名师。
  直到有一天听说了孟轲,知道了思孟学院。
  又行得三四里路程,万章见一座小酒店在村口,进去坐了,向店主要了两个馍一碗水,顺便问他思孟学院还有多远。
  店主应道:“先生,你是去那求学的吧,这一向可来了不少。不远了,就在凫山那哈。顺着官道走,约百十来里地,走个一两日也就到了。”
  万章谢过店家,再随意吃些便饭,然后继续赶路。路上紧着走,到次日巳时(9-11点),见前方一簇红霞,树木丛中隐着一处深院,院后重重叠叠一片青山。院内不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间或弦歌悠扬。闻此,万章松了一口气,有种到家的感觉。
  他径奔到院前看时,见门楣上立着个牌匾,上书“思孟学院”。
  万章入得门来,向司业孟仲子报名入籍。以此为起点,万章开始他在思孟学院的求学经历,也开始其终身追随孟子东奔西走游说四方诸侯,虽处处碰壁却不改其衷地推行仁道政治的生涯。

日期:2012-06-24 20:23:57

  听了孟轲先生数次公开教学,万章即被先生深广丰厚的学养及济世救民的博大胸襟深深折服。
  学堂内,孟轲以“仲尼祖述尧舜”为引,宣讲三王(尧舜禹)之道: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舜禹为天子治理天下,以贤才治民,以盛德化民,无为而天下安治。有德之人位在民上,民感其德,知耻而安于行,因此国治民安。”
  弟子们凝神细听,在师长的的导述下,思接远古,心系八荒。
  万章对待学问的态度惯常是寻根问底、举一反三的。当他听先生说到孔子“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这层意思,进而联想到“君权谁授”的问题。心里对此有些困惑,便举手要求发言。
  孟轲示意万章提问。
  万章起身问道:“先生,弟子有一事不明。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
  孟轲断然否定:“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随意授与人。”
  先生的回答似乎与史迹不合,这使万章更感疑惑,于是又问:“那么舜得到天下,到底是谁授与他的呢?”
  孟轲肯定地说:“是上天授与舜的。”
  万章不解:“先生,据弟子所知,应该是尧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舜,您却说舜的王位是天授的。即如先生所言,那么天授天下予舜,会将天意告知他吗?”

  孟轲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那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孟轲解释道:“就以权力交接的情况而言,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与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尧又把舜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也就是说,权力属于天意,而天意取决于民意。”
日期:2012-06-24 22:02:25

  万章只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于是接着问:“请问先生,尧如何把舜推荐给天,天怎样才算接受了舜?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孟轲顿了顿,心想这新来的万章同学在治学上还真有那么股子犟劲儿。他对此并不反感,反而打心底欣赏。
  他便将自己对此的见解和盘推出:“万章同学,是这样的,尧会安排舜主持祭祀,如果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就说明天接受了他;叫舜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感到满意,这就说明老百姓也接受了他。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而成就斐然,这不是只凭意志就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避居于河边,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天下诸侯朝见天子时都不朝见尧的儿子,却跑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也不找尧的儿子,却去舜那里讲理;唱赞歌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这就是民意。这样,舜才回到帝都登上天子之位。如果先前尧刚去世舜就占据他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那就是阴谋篡权,那就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这也就是万章的看法。但孟子却得出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理解,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才有这个权力。很明显,孟子是脚跨上下两条线,一只脚跨在上天,有“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另一只脚跨在民间,有“民约论”的味道。孟子从根本上回答了万章提出的“君权谁授”的问题,事实上,在他的政治学说里的确具有朴素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老百姓是天,“天子”又是谁?是老百姓的儿子。但好像人人都想做儿子,这是为什么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