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的销售战争:纵横》
第55节

作者: 细雨黄昏红袖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常思有些失望,狄勇对虾的兴趣显然比对自己大,看来自己不能对他要求太高,只得硬着头皮道:“狄主任,你想想,领导要求企业实现信息化,目的是让管理更加规范,增加法治,减少人治。最终是要降低企业在高速发展中的不确定和不必要的风险。这个责任有多大,你想过没有?你实际上承担了你承担不了的责任!”
  狄勇一愣,抬起头来,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没办法,常思只得继续引导:“因为这已经脱离了业务的范畴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公司治理的问题。而绝不是功能和技术的问题。”
  狄勇一阵沉默,愣愣的看着吃剩的虾皮,半晌没有说话。常思见状,知道这位仁兄还没有太明白。接着道:“实际上这已经是个战略问题或者说是个政治问题了。你不能仅仅把他简单看成一个业务实现。”

  不知道是不是酒精的作用,狄勇有点晕,愣愣的看着常思问道:“有这么复杂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应该怎么办?”
  常思趁热打铁道:“我也说不好,我觉得你应该仔细想想,作为中层干部,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宁肯犯业务错误,也决不要犯政治错误。”
  狄勇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问道:“什么是政治错误?什么是业务错误?”
  “这样解释吧,如果老板让你去为他买台车,你有两种选择:多花点钱去买一台宝马,或者少花点钱买一台杂牌车。而你无论做那种选择,都有可能会面临车子出故障这种事。出了故障老板自然会生气,但是如果你买的是前者,老板顶多会骂一句宝马车,而不会骂你。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宝马车是好车,你只是运气不好而已,这就是业务错误。而如果你买了一台杂牌车,想想老板会怎么想你?”

  “我受贿了!”狄勇好像突然清醒了。
  “对,这就是政治错误!”常思觉得这老兄今晚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日期:2009-10-22 21:51:53

  十二节
  保定几百年来一直号称是北京的南大门,其历史几乎和北京一样久远。不过如果说当代什么最出名,那一定是白洋淀和小兵张嘎。除此以外,就应该算保定三宝:铁球、面酱、春不老了。这三宝中朱弘毅最喜欢的就是春不老,春不老实际上就是雪里红,但是保定人的腌制手艺实在出色。这东西变成腌菜之后,无论存放多久仍能保持绿、嫩、脆的本色,别有风味。既不生筋长柴,又不会苦涩变味。朱弘毅第一次见这个东西是在一个精美的包装盒里。和另外两个锃亮的铁球,几包面酱放在一起。当时他还纳闷了半天,这三样东西怎么也不应该放在一起啊?后来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保定这个地方。

  在华侨宾馆对面的唐人美食山,朱弘毅、格格正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春不老酱蒸鱼,一边听着利康信息部主任李正诚讲述着当年大清国和春不老的故事,在座的还有一个H&M的伙伴经理,叫张扬。H&M是全球顶尖的小型机和服务器厂商,也是瑞和的硬件合作伙伴。
  “相传清乾隆年间,一个大臣南下途经清苑县。这个吃腻了山珍海味的老兄,突然想吃点清口的饭菜,于是当地的知府叫人给他送来一盘腌制的春不老。嫩绿新鲜的春不老,犹如刚从地里拔出一般。这老兄放在口中一尝,不错!脆嫩清香,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好菜!激动的是满脸红光。临走时,这个大臣又特地让人给他准备了两大罐,一罐随他南下,一罐捎回北京宫廷。从此,保定的春不老就名声远扬了。

  后来,慈禧太后挟光绪拜谒西陵时,保定府的官员以春不老献礼,慈禧吃后赞不绝口,赐名“备瓮菜”,意思是老百姓家必不可少的家常菜。后保定厨师将春不老与白洋淀的鱼一起烹,加入三百年历史的槐茂面酱巧做成春不老酱蒸鱼,这个菜既有鱼的鲜香,又有酱的醇香,还有春不老的清香。现在‘春不老酱蒸鱼’成了冀菜系中的一道佳肴名吃。”

  也许是美女在侧吧,李正诚说的是眉飞色舞,兴致盎然。李正诚个子不高,四十岁左右。高额头,肿眼泡。一幅深度近视镜看起来有些老旧。他是个老保定,但是看起来比老北京还能侃。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顿饭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听他说了。
  朱弘毅和格格都是傍晚才到的,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李正诚。朱弘毅一直在关注着利康这个项目,每次格格回来后他都会详细的询问相关情况,尤其是飞捷在这个项目中的动向。朱弘毅从来没把企优放在眼里过,他一直认为这个项目一定是瑞和和飞捷的较量。去年的蓝海项目他始终耿耿于怀,寻思着向杨耕报一箭之仇。这个单子正是机会,他不但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

  之所以要找李正诚,就是想提前给杨耕布好局,他已经从格格处了解到,那个叫常思的销售精力都放在狄勇身上了。李正诚这边没做任何接触。他就想从李正诚身上让杨耕和常思尝尝苦头。而H&M的张扬就是他请来的帮凶。张扬是朱弘毅让格格介绍给李正诚的。不过他们这次并没有一起来保定,这是朱弘毅的意思,他不想把这件事做得太高调,以免让狄勇不快。张扬中午就到了,已经和李正诚在公司聊了一下午。晚上张扬做东宴请李正诚。朱弘毅和格格没有到利康,而是直接把车开到了美食城,四个人就这样聚到了一起。

  听完李正诚的龙门阵,张扬接口道:“没想到这道菜里还有这么大学问,看来什么东西都得有点历史,有了历史就有了文化,有了文化就有了价值。有了价值这价格也就上去了。”
  张扬和朱弘毅的年龄差不多,蓝西服,白衬衣,紫红色的领带。一副标准的外企职员形象。他在H&M负责的是伙伴业务。瑞和就是他负责的伙伴之一。通过软件带动硬件销售,一直是这几年H&M的一个重要销售手段。他和朱弘毅也是老相识了,配合过不少项目。
  对张扬的话,李正诚显然很赞同,马上说道:“好的东西,之所以经久不衰,有两件事是必须做到的,一是精益求精的态度,二是珠联璧合的协作。精益求精就是你必须钻得进去,而珠联璧合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比如这鱼,你必须得是白洋淀的黑鱼,必须要用槐茂的面酱,还必须要拌上这老保定的春不老。这才可能有这味。这些还在其次,最重要的就是还的有一个正宗的厨子,否则一切都是白扯。”

  朱弘毅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李正诚,很少插言,他觉得李正诚这个人挺可爱,他身上有一种技术人员常有的自信,或者叫固执。朱弘毅没少和这种人打交道,他清楚,像李正诚这种技术人员认准了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往往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反之,他可能连一句话都懒得多说。只要找到突破口,一切都会变得容易。
  这时格格端起一杯酒,笑道:“主任,听你一说,又学到很多新东西。关于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你以后可得多教我一些。来,我先敬您一杯。”说完优雅的端起杯子,不过却是一口喝干。这可把李正诚吓了一跳。
  放下酒杯,格格接着道:“主任,天下的事都是一个道理,就像企业搞信息化,管理软件、数据库、小机一样都不能少,而且还需要你这样的高手把这些料最有效的搭配起来。这和做鱼的道理是一样的。”格格不失时机地捧了一句李正诚。
  朱弘毅觉得时机到了,放下筷子,问道:“李主任,听说你是UNIX的高手,现在精通UNIX的人可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去玩Windows了。”当朱弘毅知道软硬件要分开采购的时候,他就安排格格认真调查过李正诚的个人情况,他很清楚李正诚的技术背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