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51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09 10:00:30
  原本是朋友间的赌气,可一来二去居然变成了欺君罔上!
  这完全是不一样的性质啊。
  隋炀帝当即下诏,将张衡打入大牢,等候处置。

  按照杨广的打算,他是准备杀了张衡,可冷静之后发现,张衡这些年还是帮他干了不少事,至少功过可以相抵,因此将他贬为平民,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张衡虽然躲过此劫,可回到家后,居然被小妾举报,说他回家了还不安生,经常妄议朝政,诽谤皇帝…
  张衡身为隋炀帝的近臣,自然知道不少秘事,如果放任他满口胡柴,说不定就会捅出什么争夺太子时的秘闻(比如收买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亲信,欺骗父母的感情之类的),隋炀帝这才下令赐他自尽,了结了此事。
  据史料记载,王世充在此事中的表现深合隋炀帝的胃口,隋炀帝因此命他接替张衡,继续监造江都宫。
  王世充充其量不过是个江都郡丞,头上还有位江都太守,想要在皇帝面前出彩,必须得拿出点真功夫。因此,在修建江都宫时,王世充极尽奢侈之能事,又搜刮了不少奇珍异宝进献给隋炀帝和他的亲信。
  领导嘛,都喜欢会办事,不争功的人,而王世充恰恰就是这种人。
  我们能说王世充卑鄙无耻吗?能说他投机取巧吗?
  社会就是这样现实,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受到领导的赏识,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选择继续默默无闻,维持正人君子的纯洁形象,有些人则选择干点为人所不齿的龌龊事,以求进身之阶,这本就无可厚非。

  吐万绪和鱼俱罗死了之后,隋炀帝就想到了颇有心机的王世充。
  日期:2018-06-09 11:39:17
  圣旨很快下达,由王世充征调淮南的所有官军,剿灭刘元进和朱燮等叛党!
  据史料记载,王世充在淮南地区招募了数万军队,作为此次平叛的主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支淮南官军,正是王世充后来争夺天下的子弟兵…
  吐万绪和鱼俱罗被杀之后,刘元进等人率军又打回了长江边上,王世充刚刚渡过长江,刘元进就对他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砍了一千多个脑袋。

  很奇怪吧,王世充为什么会输?
  其实很简单,王世充的兵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战争经验,只不过武器配备稍微好一点罢了,碰到刘元进的起义军,双方拼的完全是人海战术…
  据史料记载,王世充虽然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面对人山人海的敌军,还是显得一筹莫展,只好独坐在中军大帐愁眉不展。
  怎么办,皇帝重用你,确实是你飞黄腾达的大好机会,但是要把命搭在江南,是不是有点不太划算啊?王世充很纠结,非常纠结!
  不行,先撤一步再说!大军退守到延陵栅(地理位置不可考)!

  刘元进看到王世充认怂,底气变得更加十足,他命手下用茅草扎了无数个火把,打算顺着南风,来个火烧连营,为王世充举办一个火把节大狂欢。
  事实上,当天打仗的时候确实是起的南风,王世充观察了一下形势,最终决定收拾行装,渡河北上…有趣的是,就在王世充逃跑的当口,风向突然发生逆转,由南风变成了北风!
  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诸葛亮之类的神仙在操作,因为战场位于长江边上,气流变化非常频繁,风向转变是常有的事。
  火势刚刚发生逆转,起义军就玩起了老把戏:鸟兽散…

  前面我就说过,起义军为啥战败之后还要参军,因为在战场上被敌军捅死的概率很小,可是在熊熊大火面前,只要你跑慢半步,就可能成为一堆黑炭,没人会给你顶锅!
  王世充确实是不想打,可看到敌军完全丧失了斗志,纷纷四散逃命,因此就命大军追击掩杀,起义军半数以上的人要么死于大火,要么被王世充斩首。
  有时候,你真的得信命!
  吐万绪来打你,你打不过,咱们情有可原。
  王世充来打你,你打得过,可老天爷不帮你,这说明了啥,这个时代真的不属于你呀,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日期:2018-06-09 15:53:55
  刘元进对管崇说道:“兄弟,这仗没法打了,要不咱们就和官军展开决战,一战定输赢吧!”

  就这样,官军和起义军就地展开决战,刘元进和朱燮双双被杀身亡,江南第一批造反的起义军首领自此全军覆没。
  起义军首领被杀之后,还有大量的流寇散布各地,这对地方安定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就在此时,王世充做了一件人神共弃的事情:
  王世充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称他自己会举行一个受降仪式,但凡参加过刘元进等人起义的将士,不管你的身份背景,不管你做过什么恶事,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通玄寺(今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境内的天台山)投降,一律既往不咎!
  为了坚定这帮人投降的决心,王世充亲自在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为誓,只要起义军将士前来投降,朝廷绝不痛下杀手!
  王世充是隋炀帝任命的前线主帅,说出的话自然有朝廷的威信做担保,更何况王世充亲自在佛像面前起誓,如果违背了诺言,难道不怕生孩子没屁眼吗?
  好!兄弟们就信你一次!

  这样一来,原本准备逃亡的人纷纷赶了回来,大概有三万多人。
  悲剧的是,三万多人整整齐齐的站在通玄寺庙门内,王世充居然当面翻脸了,他命官军将这帮人带往一个叫黄亭涧的地方,悉数活埋!
  日期:2018-06-10 07:54:31
  自古以来,坑杀降卒的事情也出现过几次,比如秦将白起在长平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项羽在新安坑杀巨鹿战役中的秦国降卒二十余万,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坑杀袁绍七万降卒,薛仁贵活埋13万回纥降卒,包括郭子仪在安史之乱中坑杀薛忠义的七千骑兵。
  不过,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总得有个原因才是,我大概总结了几类:
  第一,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比如长平之战中,秦国白起的军队伤亡惨重,虽然赵军表示投降,可四十万士兵摆在那儿,谁能放心?必须得杀!
  第二,粮食供给不足。你突然收编了这么多兵马,总得养活他们吧?养不起?那对不起,要么放他们回去,要么将他们诛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把袁绍的乌巢基地烧毁,自己家又没有粮食可吃,这才将袁绍的7万降卒全部坑杀。
  第三,威慑敌军。不管是哪一种坑杀,或多或少,都有威慑敌军的意图。
  第四,统军主帅心理变态,喜欢用杀戮来满足自己的变态需求。
  王世充又属于哪一类?
  缺粮吗?不缺,况且这些人造反,并不全都是为了填饱肚子。
  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完全没必要,这场战役并非决定天下走势的战役,更何况隋朝人口本就很多,叛军盘踞在各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问题是,隋书、新唐书和旧唐书里都记载了王世充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卑身礼士,喜好接纳豪杰壮士的性格,为何会在此时做下出尔反尔,人神共愤的事呢?这可是将先前的所有伪装全部撕了下来啊!

  你出尔反尔,以后谁还愿意跟着你,不怕被你卸磨杀驴吗?不怕以后被政敌当做攻击你的把柄吗?不怕自己因为此事遗臭万年吗?
  想要诱使一个人去干猪狗不如的事情,除非有天大的利益在等着他。
  我猜想,王世充看准了隋炀帝急于消灭叛军的心思,因此故意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争取隋炀帝继续提拔和重用他!
  事实证明,王世充的这步棋确实走对了。
  至少在这个时间节点,隋炀帝对他的表现极为满意,这也让王世充的仕途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