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史》
第52节

作者: 九皋寒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10 18:47:07
  第47章大隋开始巨变
  历史写到这里,我觉得非常沉重。
  隋炀帝对他的子民很苛刻吗?

  朝廷虽然搞了很多土木工程,可每次工程开始之前或者完毕之后,隋炀帝都会下诏免除当地老百姓多年的徭役赋税,在江都如此,在东突厥如此,准确的说,走到哪儿都是如此。
  第一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隋炀帝非常细心,他知道有些农民长期在外服役,家中可能会缺少粮食,或者被地方官员恶意搜刮,因此下令拨付国库的粮食给那些无粮之家,至于家里的田地没人耕种,隋炀帝也曾诏令人口多的家族帮助扶持男丁稀少的家族。
  这些都是出自官方的记载,隋炀帝不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去刻意造假,而且一造就是九年时间!客观的说,隋炀帝心心念念的都是民生,施政之中无不掌握尺度,注意百姓的情绪。
  这是昏君会做的事吗?

  征伐高句丽,确实劳民伤财,但是前面也都分析了,隋朝在战场上的损失并不惨重,相比于隋朝强盛的国力,这实在算不上什么。
  退一万步来说,隋炀帝因为工程繁重而累死的民工有多少,战场上战死的将士有多少,充其量不过百万(已经是极限的估算)!
  农民起义军、各地军阀起来闹事,因为大面积的军阀战争,死伤的人又有多少,两千多万呐,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
  有时候,你真的很难明白,军阀们打仗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还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天子之位而努力奋斗!他们衡量百姓幸福与否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家族都毁灭了,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什么苍生可言?
  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干的都是利己主义的事儿,实在不值得拿出来批判亡国之君,或者标榜自己的圣贤。
  再来看看山东和河北,确实存在运送粮食延迟而遭到处罚的,可并未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我们看到的,都是以豪强、土匪、读书人,甚至朝廷贵族为首的谋反行为,这与农民起义有本质的区别。
  两晋南北朝以来,社会伦理丧失殆尽,士民们几乎毫无信仰可言,但凡遇到一丝丝的机会,这些人就会起来闹事,争夺天子之位。
  我并非虚言,给大家随便说几个:

  大匪首刘元进,自以为相貌非凡,率众起义造反,无奈根基都还没打稳,就着急忙慌的在吴郡称帝,吃相着实很难看。至于小弟朱燮和管崇,要不是刘元进的存在,恐怕又会多出一个称帝的名额.
  平民百姓宋子贤,自称弥勒转世,聚众闹事。
  僧人向海明,自称弥勒转世,公然称帝。
  土匪刘迦论,自称皇王,建元大世。
  胡人刘苗王,率众造反,自称天子。
  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燕。
  杨玄感仓促起兵,兵败的前一刻,想的事情就是登基称帝。
  这些可能都是大家很少知道的,再说几个名号响当当的。
  西秦霸王薛举、薛仁杲父子,建立西秦政权,称帝。
  河西大凉王李轨,建立大梁政权,称帝。
  刘武周,勾结东突厥,称帝。

  河北最大的军阀窦建德,称帝。
  王世充,起初还在辅佐越王杨侗,后来看到混不下去了,果断称帝,国号郑。
  贵族萧铣,在岳阳称帝,国号为梁。
  李子通,在江都称帝,国号为吴。
  林士弘,在豫章称帝,国号为楚。
  梁师都,勾结东突厥,称帝,国号为梁。
  辅公祏,在丹阳称帝,国号为宋。
  像刘黑闼、高开道、徐圆朗这些头上挂着某某王的起义军首领,不计其数!
  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同一个时期,多么的稀奇古怪!
  日期:2018-06-11 09:36:38
  在我看来,隋末天下大乱,征伐高句丽确实是导火索,繁重的徭役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问题是,朝廷让你多服徭役,你就要起义?那老板让我加班,我是不是就得立马跳槽去了,或者指着老板的鼻子大骂一顿?
  你起义也就罢了,可把队伍拉起来之后,一没有打着推翻朝廷统治的旗帜,二没有为老百姓谋福利,整日里打家劫舍,抢劫行商客旅,这算哪门子回事?
  这也就罢了,宣布造反不满三个月(就不用一个个去点名了),你就登基称帝,称王称霸,到处争夺地盘,残杀无辜百姓,这也是朝廷逼你干的?
  在山东起义的张金称等人,根本就没有打着反对大隋统治的旗号,而是号召民众逃避隋朝的徭役,说的更直白些,就是号召大家偷懒.
  张金称造反之后,专门抢劫附近村庄百姓的财物,抢劫过路行人,纯粹就是盗匪行为!要命的是,张金称攻克平恩(今河北邯郸市邱县)后,下令屠杀了一万多名真正意义上的平民老百姓!
  有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是战争的受害者,所以开启上帝视角,从道义上质疑统治者的决策,指责统治者的道德水准,这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这就像是,你拥有汽车,结果骑电动车的人违反交通规则,被你撞死了,法院还让你赔偿,你自己觉得很冤,可你要是冷眼旁观的吃瓜群众,你就会觉得骑电动车的很可怜,开汽车的有钱,赔偿一点钱是应该的,如果你是骑电动车的家属,你就会觉得开汽车的就是混蛋,应该全额赔偿。
  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截然相反。
  回到我们的主题,隋炀帝的施政错误,能够解释起义者集体称帝的现象(准确的说,不管有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大面积的称王称帝)?
  这种逻辑,恐怕说到哪儿都会令人觉得可笑.
  客观的说,背景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我也没法把它们彻底讲清楚。

  豪门贵族的造反和称帝,原因已经说的透透的,社会背景就那样,谁有能力谁就称帝,谁的身份牛逼,谁就可以称帝。
  那普通老百姓呢?
  以我的理解,隋末的农民起义,并非是民不聊生,到了必须造反的边缘,而是老百姓造反称帝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
  日期:2018-06-11 14:48:50
  说白了,隋炀帝的人治和仁政把老百姓惯坏了,对权力毫无畏惧可言!
  前面已经说过,隋朝有两部法典:《开皇律》和《大业律》。
  《开皇律》和北齐、北周的刑律相比,法律条文要宽松一些,可在执行的过程中,隋文帝完全以个人意志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严刑峻法,弄得民怨沸腾,民间对隋朝法律的抵触情绪非常浓厚。

  有句话说得好,乱世用重典,可如今是太平盛世,咱大隋犯得着这样严苛吗?
  隋炀帝从内心在拷问自己,于是刚刚上台没多久,就组织牛弘等得力大臣修改隋文帝的《开皇律》,甚至取消了十恶之罪(炀帝即位,以高祖禁网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恶之条),制定了更为宽松的《大业律》。
  这意味着什么?
  大隋王朝从隋文帝的法轻责重,进入了法轻责更轻的状态,老百姓在刑罚意义上逐渐自由了!
  隋炀帝以为,他给百姓营造宽松的生存环境,大肆减免赋税,让老百姓都富裕起来,有饭吃有娃抱,家里有钱粮,地里有田产,老百姓就不会想着造反。
  中国历史上帝王,都喜欢以“王”和“霸”的理念来治理国家,以仁德收买人心,以武力和惩罚来威慑民众,可隋炀帝却想要改变惯有的游戏规则。
  隋炀帝想要达到人治的极致(或许他有建立柏拉图社会的理想)。

  然而,他还是小觑了官僚集团和普通百姓对他的忠心,对他理想的认可度。
  问题在于, 饱暖思淫欲,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铁律。
  问题在于, 没有惩罚就没有威严,就不会让百姓有所畏惧。
  在没有惩罚的世界,即便是最轻的惩罚也会成为压倒大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像是我们现在说的,天天给你施舍钱财,一旦有一天不给了,我就变成了毫无信义,出尔反尔的骗子…
  第一次征伐高句丽,辽东城下意外失利,隋炀帝的心情郁闷之极。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因为怒火而杀人,反倒是斥责属下打仗不卖力,甚至屡屡对近臣和将军们说:他之所以亲征,就是怕他们在前线打仗不卖力!
  这样的事儿,换成隋文帝杨坚来处理,恐怕会横尸一片…
  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杨玄感意外起兵谋反,全国各地的“起义军”蜂拥而起,隋炀帝终于意识到自己太过理想,施政思路存在明显的问题…
  隋炀帝几乎是在第一时间重视起刑罚的惩戒作用…
  只要接受叛军粮食的百姓,一律连坐(纯粹是威慑百姓)!
  株连杨玄感的同党!
  韦福嗣等叛臣被车裂!
  处罚剿匪不力的将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